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

  个体面对体制的无能为力:我们与甘德怀一起体验挫败与恐惧

  weiwei

  在持续一个月的甘德怀事件中,我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,凭常识判断各方
的真真假假、是是非非,深刻的说理与胡搅蛮缠。我既同情遭受不公、面临巨大
落差的甘怀德,也同情不过依常规出牌做的未必出格却被迫卷入暴露在显微镜下
被严格解剖以至面临身败名裂厄运的朱苏力。我置身语言狂欢的事外,是因为我
与任何一方都不曾发生情感的共鸣和体验的一致,直到看了甘德怀在接受《外滩
画报》采访时的话,确切地说,是下面这段话,甘说:“我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。
一方面是对既定规律的践踏,另一方面是事后缺乏合理的途径来消解我的诉求。
从4月26号我向研究生院递交了材料到现在三个多月,他们没有给我任何正式答
复。整个事件中北大方面表现出的应对措施是被动的,傲慢的,令人失望。”

  我忽然理解了甘的感受,或者仅仅是我自己的感受,那就是一个小人物,一
个柔弱的个体面对某种强大的惰性体制的无能为力。这是卡夫卡在《审判》和
《城堡》中所深刻描写过的无能为力,然后,就是因此而生的巨大的挫败感,和
深深的恐惧。这也是我在孙志刚事件中曾经表达过的强烈感受。

  不公平是社会的常态,但要想让人们即便在不公平的社会里也还能活下去想
活下去,就必须让这个社会还保有希望,那就是必须让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拥有某
种畅通的纠错机制。但是无论在孙志刚还是在甘德怀这里,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。

  社会上经常有些铤而走险炸法庭、杀仇家、与官爷强人同归于尽的案例,如
同中东的自杀性报复。中东的自杀袭击者或许有浓重的宗教情结,但大多数中国
的当事人其实本来都是些谨小慎微的小人物,他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?走投无
路了啊朋友!

  今天的老百姓基本的法律意识还是有的,他们受害了、被冤枉了、被欺负了,
大抵会找公共权力申诉,但是公共权力给他们什么呢?常常是官官相卫、漠不关
心、草菅人命、上诉无门!当公共权力无法依赖时,试问除了个体柔弱的肉体外,
他们还能求助于什么?神仙菩萨、侠客义士么?他们很清楚没有神仙皇帝,最终
只能靠自己,靠自己的肉搏!呜呼,岂是平民百姓就不知生命之可贵邪!

 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个案教育启示我们很多,一些宏大的道理其实都含在
里面。例如个体面对无形然而有力的体制和规则时往往处于绝对的下风,为了避
免这种不平衡,他就需要依赖某个集体(团),让集体(团)对抗集体(或制
度),这个集体(团)可以是业以存在的(如党团或民间组织),也可以是临时
发动组织起来的。前者的必要性不证自明,而在目前尚无可能存在的情况下,至
少要保证后者能够实现,怎么实现呢?第一,能够有一种信息渠道使个体的吁求
可以广而告之,说白了就是大众传媒必须能为个体(民)所用,关心个体事务,
甘德怀的幸运是有了网络,并知道利用网络这种新兴媒体。第二,还必须允许那
些组织起来或者松散存在的关注者自由地并且是能被听见地发言,甘德怀事件再
一次得益于网络。但是网络的不利是有价值的声音可能会被众生喧哗所淹没,这
就需要松散的发言者能依照观点形成多个组织,并由组织缩减成几个有代表性的
声部。说白了,个体的生命和权利要想得到保障,还是要归结为那两个词:德先
生和李先生。从这些具体的案例中,我们切实感受着他们的必要性和迫切性。

  德怀门里附着的信息太多,相信很多人的愤怒都超出了这一具体案例,是冲
着与案例相关的抽象的北大和教授博导去的,这里面包含了人们对近年来巨大的
教育不公和学术腐败长期郁积的不满,它的总根源则是对教育政策的不满,对教
育政策体现出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不满,对知识群体的日益堕落——剥离良
心,堕落为阶级的帮忙和帮闲,堕落为与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赤裸裸结盟的不满!

(XYS20040811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